学校首页
最新公告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博士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点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于2003年设立物理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是跨学科“x-物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省级实验区。学科拥有国家级跨学科“x-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省级“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
  物理学学科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高、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高素质学术团队。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28人,具有国外经历与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学院教师总数的80%。教师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
  近年来在科研、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及各类省部级项目64项,总经费近17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8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1项,出版专著5部。现拥有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的教学科研综合大楼,仪器设备总价值4200多万元,图书资料齐全、订阅了几乎所有的主流国际及国内刊物。校已为进站的博士后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生活条件。欢迎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从事研究工作。
  本学科一直坚持立足西部、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本学科累计培养合格毕业生1万余人,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特别为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多位毕业生先后入选教育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十杰教师等。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发展,物理学学科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生物物理等,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理论物理  

      该方向以屈世显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计算凝聚态物理、核反应理论、软物质理论、量子光学等领域。近五年团队成员共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0多项,科研经费共计300多万元。主要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Physical Review B》、《Physical Review E》、《Physics Letter A》、《Physics Letter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等刊物;出版学术著作1部;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原子与分子物理  

      该方向以张建民等教授为带头人,在原子尺度新材料设计理论及性能表征,团簇物理与软物质,强激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原子和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等分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以及中法合作项目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主要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Thin Solid Film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期刊;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和主编教材各1部;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壹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贰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壹等奖2项。

凝聚态物理  

    该方向以刘鹏、杨万民、周剑平教授为带头人,主要研究电介质物理与材料、磁电材料物理、超导材料物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20余项。主要论文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中国科学》《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期刊,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3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专利奖等。

声学  

      该方向以林书玉、贺西平教授等为带头人,主要研究功率超声、医学超声、检测超声、声学换能材料和声化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42项、厅局级项目24项。主要论文发表在《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Chinese Physics》《中国科学》和《物理学报》等期刊。在科学出版社等国内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6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二等、三等奖共8项,教育部二等、三等奖共3项,厅局级奖12项;获取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光学 

      该方向以郑海荣、李永放教授为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激光光谱学、量子光学、信息光学、光声学及发光学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及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主要论文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B》、《Applied Physics Letters》、《Nanotechnology》、《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Optical communication》《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物物理  

       该方向以孙润广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物理、膜生物物理、环境与辐射生物物理、生物物理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等项目10余项。主要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国科学》、《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J. Phys. D: Appl. Phys》《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等期刊;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

版权所有©: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地址: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致知楼 | 邮编:710119 | 电话:029-81530750 | Email:wlbg@snnu.edu.cn